法国里昂堪称丝绸之都 当地美食更是一绝

0

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这其中包含历史、文学、艺术,再有就是美食。法国美食,如同那里的文化,多彩且丰富,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

法国里昂,堪称丝绸之都,那里的美食更是一绝。“笤帚”餐馆是里昂风味餐馆的统称,以做当地传统菜著名,如血肠、洋葱牛肚、醉鸡、烤猪肉、狗鱼等,价廉物美,很受欢迎。

历史上,里昂由于丝绸的缘故,与外界联系很多。这类餐馆是过往里昂的马车夫下榻之地。马跑了一程,嘴上会有很多白沫,“笤帚”餐馆门口挂一束草,供马夫用来擦马嘴,因此得了一个雅号:笤帚。现在马不来了,但餐馆门口的“笤帚”仍挂着,不过功能变了,现在的“笤帚”是这类餐馆的标记,用来招徕顾客。在里昂的栗子街,老字号“笤帚”餐馆比较集中。这些餐馆面积都不大,室内墙上贴着各种过去的招贴画、海报或装在镜框里的旧报纸,还有19世纪的收银机。

有的餐馆还贴一告示:“好人喝酒时,请勿打扰。”暗示客人不要喧哗。中法两国领导人在玫瑰塔“笤帚”餐馆吃饭。这是一家两层楼的百年老店,餐厅很小,只有3张原木桌,6条长板凳,最多只能坐20人左右。法国人喜欢这样的小餐馆,因为有一种“如家”的亲切感。我想这也是希拉克挑选“笤帚”餐馆的原因吧。

里昂人爱烹饪里昂的风味菜为什么有名?这与它长期保持的烹饪传统有关。里昂是法国第三大城市,在法国享有“美食之都”之称。法国人还向我强调,“美食之都”前是定冠词,是“唯一”的意思。

到里昂的周六农贸市场看看,你就能看到“美食之都”的“群众基础”。每到星期六,周围的农民一早就驱车把新鲜的农副产品运到里昂350家农贸市场。家庭主妇、餐馆厨师都到这里来挑选他们所要的食品。在买卖过程中,双方叽里呱啦说个不停。你若仔细听他们的谈话,可以发现,他们在交流做菜的经验呢!顾客向农民讨教某种菜的特点、火候的掌握、配什么肉、用什么调料等,其他人也会过来加入这类“讨论会”。里昂人喜欢自己做菜,即使不会做菜的人,对一些调料的用法也能说出许多道理来。曾有社会学家担心,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经常外出就餐,家庭厨艺要消亡了。事实证明,这担心是多余的,里昂的家庭仍保持了在家吃饭的传统,母亲还常把自己的拿手菜传授给孩子。对里昂人来说,烹调是一种艺术,吃饭是一种享受。

难怪法国最有名的大厨,如被称为厨艺“教皇”的保尔·博居斯、法兰西大厨勒·贝克等,都来自里昂。里昂的“大厨”不保守,他们不仅开办烹调学校,向国内外学生传授厨艺,而且还成立了“里昂白帽子协会”(指厨师戴的白帽子),协会已有70多年的历史。他们意识到,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上,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自己封闭起来,而要走出去,相互交流。他们还同世界上17个城市建立了联系,经常开会切磋技艺,力图从其他国家的烹调艺术中汲取营养,了解新的原料,学习新的技术。协会主席说:“里昂要在开放中引领法国的烹饪业。”

这就是“美食之都”的作用。里昂“烛光节”如果正好在12月到里昂,千万不要错过里昂有名的“烛光节”。每年12月8日夜间,家家户户会把电灯关掉,在窗口点几根蜡烛,这时,到老城附近的富尔维埃高地,可以看到山下无数的烛光在跳动,犹如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烛光节”源自1850年,宗教人士在富尔维埃山上立雕像。雕像建成那天,里昂百姓自发以点蜡烛表示庆祝。此后便成了传统,一直沿续至今,并加上了现代的色彩:不仅是蜡烛,各大办公楼、商厦都在窗口用电灯代替烛光。里昂的烛光节使它成为夜景最美的城市。

内容来源:旅游天地 

5月 8, 2016 |

发表回复

法国华人黄页 www.huangye.fr
跳至工具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