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企业打工

——几名旅法华人的经历与感受

近些年来,陆续有一些从中国来的留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进入了法国企业,还有其他的一些旅法华人也在法国企业找到了工作。如今,他们中有的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继续留在法企寻求更大的发展,有的则选择了离开,或是回到了中国,或是在法国自己创业。无论作出哪种选择,作为一名华人在法企工作的这段经历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近日采访了几名目前仍在巴黎工作的旅法华人,记下了他们的经历与感受。

文凭、实力、机会都需要

同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进入法国企业工作,文凭是少不了的。林先生从国内某名牌大学毕业后,来到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留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法国南部一家著名的建材企业集团工作。赵先生也是毕业于中国的一所名牌大学,来法国后先是在索邦大学读历史专业,后来又到巴黎政治学院读商科,毕业后进入一家著名的财务公司工作。杨小姐在中国读到小学五年级就随父母来到法国,在法国读中学、读预科,后来考上里尔高等商校,毕业后进入一家商务旅游公司工作至今。

虽然是同样看重文凭,但与国内有所不同的是,法国企业在选人时更加看重的是专业院校的文凭,而不是一般综合性大学的文凭,即使这所大学的名气很大。赵先生在国内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他说,当年在中国,凭他这所大学的名气,毕业后找一份工作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来到法国后,他又进了名气很大的索邦大学,然而后来发现这里的情况与国内有所不同,企业看重的是一些专业性的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名气即使再强,毕业后要想找一份工作也是不容易的,所以他后来又去巴黎政治学院读商科,这样毕业后才顺利地找到了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赵先生说,他的很多同学为了以后好找工作,都像他一样从综合大学的文科转到了商科。杨小姐说,她所在公司的同事也大都是从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

赵先生告诉记者,法国企业在招收新员工时对于文凭的看重有时近乎苛刻。他说他后来曾经问过他们公司人事部负责招聘的人在初选应聘人员时是怎样看简历的,那人的回答令他感到惊讶,他说,我们先看哪儿的文凭,只看几个学校的,是这几个学校的才通知你面试,其它的都扔纸篓了。录用以后的工资也要看文凭,公司有一个“价目表”,这个学校的起步工资多少,那个学校的多少,都是固定的,可以说是只认文凭不认人。他有一个同学是巴黎高等商科学院的,这也是排前几名的商科学院,但他进入公司的起步工资就比自己低。为什么呢?因为他读的文凭是巴黎高等商科学院后来开设的一个针对外国学生的文凭,不是这个学校原来的文凭,法国人一看就明白。

同所有的企业一样,进入法企以后,要想在企业站稳脚跟,并且得到发展与升迁,那还得靠实力,就是技术和业务水平。对此,×先生的体会很深。他在这个名列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工作已经18年了,开始在南方的公司研究中心工作,后来被派到巴黎公司工作,10年中换了5个职位,直到成为信息系统的主任。后来公司又支持他往经营管理方面发展,让他半脱产读MBA,毕业后又被公司派到北京担任亚太区副总裁。4年后回到巴黎,进入公司控制部门工作,一年后又转到工业部门,担任该部门投资与管理总监至今。之所以能够为公司所器重,得到一系列发展的机会,在公司牢固地站住脚,林先生认为要归功与自己的工作勤奋和绩效显著。自进入公司之日起,他就对自己提出了个要求:在业务上一定要比别人做得更加出色。无论在哪个职位上,他都这样要求自己,使自己在技术和业务上始终保持足够的实力。

当然,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机会也是十分可贵的。有些人就是由于运气好,遇着了好机会,而少受了磨折,少走了弯路。杨小姐就是这样。她所在的这家公司是国际著名的大公司,一般情况下都是满员,很少招聘人。她在高等商校毕业前通过上网进入这家公司实习,在此期间正好公司的一名员工被调到瑞士分公司工作,有了一个空缺位置,公司就问她是否愿意留下来工作,就这样在实习5个月后就给她转了正式合同。她说此前她基本上没怎么找工作,得到这份工作时甚至连公司的人事主管都没见过,就是实习部门的负责人与她谈的。看来杨小姐的这份工作的确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她说她的运气好。记者感到其实也不全是运气,从她的介绍中能够听出来,她在公司干得很不错,工作很努力,上上下下的关系都处得很好。

关键是做得与别人一样好

作为一名中国人,在法国本土上的法国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工作,会不会遇到什么障碍,甚至歧视?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几位被采访者都说不能一概而论。法国企业里的外国人都比较少,一般来说,一名中国人进来了,人家首先会怀疑你在工作中能不能做得与其他法国人一样好,如果做得好,他们就不会对你另眼相看,就会给你平等的发展空间。他们看重的是你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因此,一个中国人要想在法国企业干好,重要的是在各项工作中把事情做得与别人一样好。

林先生所在的是家老牌的、传统行业的公司,在他的法国公司里面工作的大都是法国人,他刚进这家公司时,只有他一个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在各项工作中做得与别人一样好,甚至比别人更加出色。他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国际性的人,做事情不一定要和自己的中国背景有关,即使做与中国毫无关系的工作,也要做得和法国人一样好。18年来他一直坚持这样做,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公司老板器重他,认为这位中国员工勤奋、专业好;同事之间也相处得挺好,大家都觉得这个中国人做得不错。

赵先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一点。他说,刚来法国时,看到法国人生活很悠闲,整天好像无所事事的样子,感到很纳闷,心想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会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后来渐渐发现,法国人其实并不都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懒散,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学习和工作上都非常刻苦努力,业务素质上也十分优秀,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超越的。在巴黎政治学院学习时,他就发现法国同学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很好,一点也不笨,要想超越还真不容易,并非像过去所传说的中国学生走到哪儿都比人家强。后来进了公司,又看到法国同事们在工作上也都是兢兢业业的,非常认真,经常加班加点。有的人晚上加班到深夜,穿着西装,拎着手提电脑翻墙从别人公司出来,第二天早上一醒又接着工作,劳动强度非常高,是真正的工作狂。而且这些人的专业水平也都相当高,特别是思维方式非常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林先生说,要想在企业中做得与他们一样好,甚至超过他们,确实不容易,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也正因为如此,企业老板们对于干得出色的外国员工、包括中国人都非常器重。

杨小姐虽然很年轻,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她的体会。她说,公司里的同事们平常工作都很自觉,每年有几个时段非常忙,比如做预算和报表时,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大家都自觉地完成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天都要从上午9点工作到下午6、7点,顶多中午休息会儿。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当然也是和别人一样地努力干好,不会让人感到你是个华人,与人家有什么区别。

感受法国企业文化

从一个华人的角度来看,法国的企业文化有些什么特点?一个华人在法国企业工作,对于企业中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是否能够适应?几位受访者结合个人经历谈了自己的感受。

林先生说,从人际关系方面来讲,还是比较好处的,并不特别复杂,只要你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就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上下的关系都好处。在公司工作十多年了,同事们对自己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带点东方色彩,但大家觉得这样也不错,使公司有文化多元性的感觉。比如项目处理,自己的思维方式也许就与法国人不一样,能找出另外一种更有效的办法,这时就能让大家体会文化多元性给公司发展带来的好处。

让林先生感到挑战的是当他开始进入管理层时。做管理,就要涉及到人的问题,要把手下人的优势和积极性发挥出来,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教育,就要了解法国的企业文化,这一点比较难,与做技术完全不一样。因为企业里总有一些人不积极,甚至捣乱。这时候就得思考,怎样让别人信任你,支持你,需要多动脑筋了解他们的心态,了解他们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多去想他们的心理。林先生坦言对人的管理是他碰到的一个难题。如他以前手下有一个法国人,快到退休年龄了,知道只要不干坏事,公司也不会解雇他,就什么事也不管。对这样的人自己就感到很头疼。中国人的优点是理解能力比较强,但缺点是正面批评别人好像有些拉不下脸面。这与教育有关,我们受的教育让我们听别人,却不要直接说别人。而在管理人时就不能这样了。中国人说话比较温和含蓄,这在有些时候是必要的,但有时候碰到问题也应该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在这方面,林先生感到的确还存在一些文化上的差异。他说,正是因为存在这些差异,在一些法国老板看来,中国员工很勤奋,专业很好,但不喜欢讲话,不喜欢交际,开会时不愿意发言,因此认为中国人是个好的工程师,但很难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

综合大学文科出身的赵先生在这些方面的观察似乎更为宽广、细致。他首先注意到法国的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国营企业一般管理比较松散,人事关系上也比较平等,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他曾经在巴黎一个大国营公交公司实习过,发现在这里工作确实很舒服。上班程序基本上是这样的:9点上班,10点去也没人说你。然后大家问早安一圈,冲杯咖啡,10点钟工作,敲两小时电脑,12点钟去餐厅吃饭,吃两小时,上来喝杯咖啡,看看报纸,再开始工作。4点钟、最晚4点半,除了经理和负责人之外,其他人全走了,真正留下来加班的只有负责人,秘书早走了。这种工作方式使他感到有点难以想象。这家国营企业的任务,不是每年赚多少钱,而是少亏损多少钱。每年必须聘用几百个没有文凭、没有技能的法国人,解决国家就业问题。能进去实习或工作的,都是有关系的,或是内部子弟。他就是靠在来巴黎的飞机上认识的一个公司高管才得到这个实习机会的。

相比之下,私营公司就大不一样了。不但工作紧张,管理严格,人事关系上的等级差别也很明显。赵先生说,他认为中国人在外企里工作最不适应的就是人际关系。在他工作的这家私营的审计公司中,等级森严,第一年初级助理,第二年高级助理,任务组长一年、二年,经理一、二、三年,然后做到合伙人级别。他们出差外地搞财务审计,周一出发,周五回来。出发前会准备一个大箱子,里面有各种资料,这都是初级助理去领,高级助理也领一些,组长是不管的。然后拎着箱子去火车站的肯定是初级助理,周五拖箱子回家的当然也是初级助理。×先生说他当初级助理时就是这样干过来,到第二年他当高级助理了,也会主动去帮初级助理拿箱子,但后来发现这样做并不妥。有次公司派已是组长的他和一位初级助理去一家公司搞审计,他因为自己的东西不多,就放在箱子里用手提着,而那位初级助理的行李也不多,就拿在手上。结果,在门口等候他们的那家公司老板一开始就把那个初级助理当成组长,与他握手介绍情况,直到后来才知道搞错了,原来组长是这个提箱子的中国人,弄得很尴尬。这件事给他的印象很深,他觉得这是自己的问题,太中国化了,在法国公司工作就应该了解他们的文化。后来他就尝试什么也不拿,都让初级助理拿,但他们毫无怨言,觉得那是应该的。赵先生说,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随时会表现出来。又比如说,当自己领导的团队工作上出现失误的时候,按照我们中国的美德观念,下面人出了问题,小组长应当主动承担责任,但后来发现这样在法国也不行,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没有必要发扬这种美德。

赵先生还发现,在法国的私营企业中,由于员工大都是毕业于专科学院,受的是法国式的精英教育,从小就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这就形成了他们专业上虽然颇精深,但知识面却很窄。除了专业,对其他的事都缺乏兴趣。男同事可能也聊聊足球赛,女同事也聊聊电视剧,但对国际事务、外国发生的事情以及人文什么的都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与他们很少能有共同的话题,所以也就很难融入他们的圈子。

对于工作经历不长,涉世未深,特别是很小就来到法国的杨小姐来说,倒并没有感觉到多少企业文化上的隔膜。她说,她觉得公司里的人际关系挺简单,上下级之间很平等,关系很亲切随和,没觉得等级森严。同事之间共同话题很多,挺好处。平时大家也不会特别觉得你是个华人,除非有时候看到电视或媒体上报道与中国有关的事情时,才会来问问她。

做与中国有关的工作才有优势

经历了长期的磨合与适应,林先生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十分满意。他说,我觉得在法国公司的工作是很不错的,在法国生活也很好。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有时候也想过加入到这个潮流中去。如果机会合适,被公司派到中国去也是挺有意思的,现在公司在中国做得很大,有1万多员工。不过,国内外都有成功的和不成功的例子,在哪儿都一样。像我所在的旅法工程师协会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在企业做工程师工作,做技术的多,做管理的少。一般做到一定的级别,也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问题。中国人在企业里竞争力比较强,因为技术和专业水平扎实。近些年回国的挺多,但其实成功失败的都有,不能简单地说哪边机会好不好。

与林先生不同的是,赵先生最终还是选择了从这个公司离开。他说,一方面因为我不想做压力这么大的工作;另一方面,我觉得在企业中与法国同事竞争,不一定有优势,以后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我的同学去法国公司工作,基本上都是做与中国有关系的工作,像很多同学去了标致、欧莱雅这些公司,负责中国事务,就比较得心应手。赵先生说,他在外企这些年得到的一个深刻体会是,你是一个中国人,做与中国事务没关系的事是没有什么优势的,也不会得到重视。这也很正常。他接着又说,现在要找一个与中国有关的工作越来越难了,仅会说法语就被派到中国的几率很小了,不像前些年,那时自己甚至有位研究雨果的老师被派回中国去卖直升飞机。这样的情况现在是根本不可能了,现在来了大量的中国留学生,法国人也学精了,法国的国际化大公司越来越本土化,为了节省成本而在当地雇员。赵先生告诉记者,他离开这家公司后,在巴黎法国居民区开了一家中餐馆,生意不错。最近又计划在上海开家越南餐馆。他说,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对于杨小姐来说,虽然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中国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她喜欢这份工作,打算在这里好好地干下去,至少目前没想过离开。她很年轻,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法国华人黄页

Share
Published by
法国华人黄页

Recent Posts

在法国办护照的相关表格

国籍状况声明书.pdf 护照遗…

1年 ago

小孩回国没有和父母一起的需要带上这些纸张。

一个住在法国并独自旅行或未经父…

6年 ago

苹果iphone手机丢失被窃怎么办 找回办法很多

谁都不希望遇到手机失窃的倒楣事…

7年 ago

法国网上申请办理护照在线预约操作指南

关于实行护照在线预约的通知 中…

7年 ago

预防永恒之蓝病毒的补丁下载 最新病毒破解方法

最近“永恒之蓝”病毒在全世界范…

7年 ago